1997年,中国板材行业尚处草莽初兴的年代。彼时,山东临沂的板材厂寥若晨星,而一个已在商海叱咤风云的家族,正悄然将目光投向这片充满潜力的热土——韩氏家族的掌门人韩来社与二弟韩来栋,敏锐地察觉到重工型、劳动力密集的板材产业蕴藏的巨大机遇。他们力排众议,决定动员整个家族力量,开辟第二战场。
韩氏家族绝非等闲。早在1992年,他们便凭借皮衣出口和国内休闲男装生意积累了千万身家。当时山东全省规模皮革厂不过五指之数,韩氏家族便掌控其一,其财富与商业嗅觉可见一斑,若论今日价值,早已是亿万之资。
然而,板材行业对韩家而言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。以“零基础”悍然入局,挑战可想而知。更令人咋舌的是,他们仅用三天时间,便仓促招揽了二十余名毫无行业经验的“门外汉”,毅然点火开工。没有技术积淀,没有成熟设备,他们选择的产品也堪称原始——三合板。
以今日眼光审视,三合板工艺似乎简单到“是个厂都能生产”,甚至被大厂“不屑一顾”。但在1997年,行业混沌未开,连最基础的辅料如胶水,都充斥着以次充好、坑蒙拐骗的乱象。一瓶井水冒充胶水卖出高价,求购关键技术需重金打点却仍可能上当——这才是残酷的现实。
乱世,往往逼出英雄。 韩家第一代创业者,正是在这泥沙俱下的环境中硬生生蹚出一条血路。他们交过“学费”,被人欺骗过;他们放下身段,向行业先驱虚心求教。靠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,家族兄弟在设备简陋、工艺粗糙的起点上,硬是将三合板生产干得如火如荼。
支撑这场“豪赌”的基石,是时代磅礴的经济浪潮。中国城镇化与基建的勃兴,催生出对基础建材近乎饥渴的需求。韩家兄弟正是踩准了这历史性的鼓点,以最原始的三合板为支点,撬动了命运的齿轮。
一个以“来”字为辈分的韩家兄弟,一个寄托着“事业通达寰宇”愿景的“韩宇来”木业,究竟如何从三合板起步,最终蜕变为全国板材行业的领军巨擘?这场草根逆袭的工业传奇,敬请期待下集分解!
俏天下板材